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

[歌詞翻譯]Act My Age

         Act My Age在One Direction的表演作品中,是第一支以老年人為第一人稱的歌曲。不僅題材在流行樂界中少見,淺顯的歌詞也以三言兩語貼切傳達出了老夫老妻的親密情感、與人老心不老的活力。加上活潑討喜的曲風,雖然不是主打作品,本作卻是Four中我最喜歡的一首歌。

 

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

[電視節目]愛上波斯料理Ariana's Persian Kitchen
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西亞(或稱中東)予許多人的印象,不外乎保守、乾旱、戰亂、石油產地花錢不手軟,卻忘了西亞亦為古代文明的搖籃。伊朗自古吸納揉合了古波斯、西亞諸民族、希臘、伊斯蘭等等文化,光彩斐然,然而其於文化上的成就卻經常被負面印象所掩蓋。伊朗裔主廚Ariana Bundy為了讓世人重新認識「這個美麗卻遭受誤解的國家」,邀請觀眾隨著他的腳步,深入伊朗大街小巷與著名食材產地,探索傳統美食和食材,愛上波斯料理。

2015年9月5日 星期六

2011. 6. 14 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上課日記 - 演化論


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是國立成功大學楊倍昌教授不定期開授的跨領域通識課程,據老師所言,乃由醫學院研究所課程脫胎而來,旨在以生物學為例,訓練學生的科學思辨能力。課程要求之一,為摘錄課堂上的討論或被提出的問題,並撰寫自己的想法,謂之「上課筆記」。我於大一選修這門通識時(99學年度第二學期)正好是首次開設。每回重讀自己當年的上課筆記,看著一行行不成熟但也尚未僵化的思想流動,就覺得頗有意思,特別在此也作個紀錄。日後如有學弟妹需要,歡迎參考,切勿抄襲。

2011. 6. 7 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上課日記 - 演化論


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是國立成功大學楊倍昌教授不定期開授的跨領域通識課程,據老師所言,乃由醫學院研究所課程脫胎而來,旨在以生物學為例,訓練學生的科學思辨能力。課程要求之一,為摘錄課堂上的討論或被提出的問題,並撰寫自己的想法,謂之「上課日記」。我於大一選修這門通識時(99學年度第二學期)正好是首次開設。每回重讀自己當年的上課日記,看著一行行不成熟但也尚未僵化的思想流動,就覺得頗有意思,特別在此也作個紀錄。日後如有學弟妹需要,歡迎參考,切勿抄襲。

2011. 5. 31 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上課日記 - 指定同學報告


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是國立成功大學楊倍昌教授不定期開授的跨領域通識課程,據老師所言,乃由醫學院研究所課程脫胎而來,旨在以生物學為例,訓練學生的科學思辨能力。課程要求之一,為摘錄課堂上的討論或被提出的問題,並撰寫自己的想法,謂之「上課筆記」。我於大一選修這門通識時(99學年度第二學期)正好是首次開設。每回重讀自己當年的上課筆記,看著一行行不成熟但也尚未僵化的思想流動,就覺得頗有意思,特別在此也作個紀錄。日後如有學弟妹需要,歡迎參考,切勿抄襲。

2011. 5. 24 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上課日記 - 生物學內在的難題


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是國立成功大學楊倍昌教授不定期開授的跨領域通識課程,據老師所言,乃由醫學院研究所課程脫胎而來,旨在以生物學為例,訓練學生的科學思辨能力。課程要求之一,為摘錄課堂上的討論或被提出的問題,並撰寫自己的想法,謂之「上課筆記」。我於大一選修這門通識時(99學年度第二學期)正好是首次開設。每回重讀自己當年的上課筆記,看著一行行不成熟但也尚未僵化的思想流動,就覺得頗有意思,特別在此也作個紀錄。日後如有學弟妹需要,歡迎參考,切勿抄襲。

2011. 5. 17 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上課日記 - 推理原則


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是國立成功大學楊倍昌教授不定期開授的跨領域通識課程,據老師所言,乃由醫學院研究所課程脫胎而來,旨在以生物學為例,訓練學生的科學思辨能力。課程要求之一,為摘錄課堂上的討論或被提出的問題,並撰寫自己的想法,謂之「上課筆記」。我於大一選修這門通識時(99學年度第二學期)正好是首次開設。每回重讀自己當年的上課筆記,看著一行行不成熟但也尚未僵化的思想流動,就覺得頗有意思,特別在此也作個紀錄。日後如有學弟妹需要,歡迎參考,切勿抄襲。

2011. 5. 10 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上課日記 - 推理原則


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是國立成功大學楊倍昌教授不定期開授的跨領域通識課程,據老師所言,乃由醫學院研究所課程脫胎而來,旨在以生物學為例,訓練學生的科學思辨能力。課程要求之一,為摘錄課堂上的討論或被提出的問題,並撰寫自己的想法,謂之「上課日記」。我於大一選修這門通識時(99學年度第二學期)正好是首次開設。每回重讀自己當年的上課日記,看著一行行不成熟但也尚未僵化的思想流動,就覺得頗有意思,特別在此也作個紀錄。日後如有學弟妹需要,歡迎參考,切勿抄襲。

2011. 5. 3 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上課日記 - 觀察、度量與紀錄


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是國立成功大學楊倍昌教授不定期開授的跨領域通識課程,據老師所言,乃由醫學院研究所課程脫胎而來,旨在以生物學為例,訓練學生的科學思辨能力。課程要求之一,為摘錄課堂上的討論或被提出的問題,並撰寫自己的想法,謂之「上課日記」。我於大一選修這門通識時(99學年度第二學期)正好是首次開設。每回重讀自己當年的上課日記,看著一行行不成熟但也尚未僵化的思想流動,就覺得頗有意思,特別在此也作個紀錄。日後如有學弟妹需要,歡迎參考,切勿抄襲。

2011. 4. 26 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上課日記 - 說服力


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是國立成功大學楊倍昌教授不定期開授的跨領域通識課程,據老師所言,乃由醫學院研究所課程脫胎而來,旨在以生物學為例,訓練學生的科學思辨能力。課程要求之一,為摘錄課堂上的討論或被提出的問題,並撰寫自己的想法,謂之「上課日記」。我於大一選修這門通識時(99學年度第二學期)正好是首次開設。每回重讀自己當年的上課日記,看著一行行不成熟但也尚未僵化的思想流動,就覺得頗有意思,特別在此也作個紀錄。日後如有學弟妹需要,歡迎參考,切勿抄襲。

2011. 4. 19 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上課日記 - 認知的風格


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是國立成功大學楊倍昌教授不定期開授的跨領域通識課程,據老師所言,乃由醫學院研究所課程脫胎而來,旨在以生物學為例,訓練學生的科學思辨能力。課程要求之一,為摘錄課堂上的討論或被提出的問題,並撰寫自己的想法,謂之「上課日記」。我於大一選修這門通識時(99學年度第二學期)正好是首次開設。每回重讀自己當年的上課日記,看著一行行不成熟但也尚未僵化的思想流動,就覺得頗有意思,特別在此也作個紀錄。日後如有學弟妹需要,歡迎參考,切勿抄襲。

2011. 4. 12 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上課日記 - 生物學的語言


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是國立成功大學楊倍昌教授不定期開授的跨領域通識課程,據老師所言,乃由醫學院研究所課程脫胎而來,旨在以生物學為例,訓練學生的科學思辨能力。課程要求之一,為摘錄課堂上的討論或被提出的問題,並撰寫自己的想法,謂之「上課日記」。我於大一選修這門通識時(99學年度第二學期)正好是首次開設。每回重讀自己當年的上課日記,看著一行行不成熟但也尚未僵化的思想流動,就覺得頗有意思,特別在此也作個紀錄。日後如有學弟妹需要,歡迎參考,切勿抄襲。

2015年9月4日 星期五

2011. 3. 29 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上課日記 - 生物科學的特徵





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是國立成功大學楊倍昌教授不定期開授的跨領域通識課程,據老師所言,乃由醫學院研究所課程脫胎而來,旨在以生物學為例,訓練學生的科學思辨能力。課程要求之一,為摘錄課堂上的討論或被提出的問題,並撰寫自己的想法,謂之「上課日記」。我於大一選修這門通識時(99學年度第二學期)正好是首次開設。每回重讀自己當年的上課日記,看著一行行不成熟但也尚未僵化的思想流動,就覺得頗有意思,特別在此也作個紀錄。日後如有學弟妹需要,歡迎參考,切勿抄襲。

2015年8月15日 星期六

[電視節目]非洲大自然廚房Tales from the Bush Larder


        非洲,這個地理名詞,給你的印象是什麼?蠻荒?不毛之地?飢貧?其實非洲大陸地質古老、緯度範圍大,礦產、生態等自然資源皆非常豐富,不論就經濟或學術價值而言,都稱得上是一大寶庫。為了破除成見,肯亞主廚Kiran Jethwa在「非洲大自然廚房」中,與嚮導帶領觀眾深入非洲東南部各國的鄉村與野外,尋找當地常見食材(偶爾是當地人不食用、但西方文化喜食的食材,例如:兔肉),並即興烹調出一道道風味獨特的創意菜色。

2015年8月7日 星期五

[電視節目]街頭餐車美食秀Eat St.

   
(圖片來源:Stitches 'n Dishes)

         在城市或觀光景點的街道上,常有機會看到由卡車或廂型車改裝而成的餐車,隨時準備好滿足過往行人的飢腸與味蕾。對於台灣人而言,餐車可能和路邊攤差不多,方便、快速、平價、對餐點的口味要求普通。不過在北美,餐車產業已經成為餐廳業者不可小覷的另一股勢力:除了原本可以直接站著大快朵頤的特色外,多元文化碰撞出的源源創意,更發展出了「最大膽美味的街頭美食」("the most daring and delicious street food around",節目標語)。許多餐車甚至就像熱門餐廳或甜點店一般,需要大排長龍才能享受到令眾多粉絲瘋狂的餐點。由Food Network製作、James Cunningham所主持的「街頭餐車美食秀」,就是一個專門介紹北美地區餐車與招牌餐點的實境節目。

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

[電視節目]食在好源頭Food Source



        新加坡行腳節目「食在好源頭」與先前介紹過的「法國極緻美食Épicerie fine」(本站介紹文章點此)主題類似,都是探索食材的生產過程。本節目與「法國極緻美食」不同處在於:後者旨在介紹法國本地食材,而新加坡的資源多仰賴進口,因此節目主持人Pornsak的足跡,便遍及澳洲、印尼、馬來西亞、泰國、香港、日本、韓國、以及台灣。其中,在台灣採訪的集數,探索的食材通常連台灣人都鮮少了解其生產過程及原貌,例如薏仁、紅豆、紅棗、牛蒡等。節目以中文為主,相當適合闔家觀賞,一起了解食材的源頭。尤其推薦對第一級產業有興趣的朋友觀賞,在了解各種食材如何生產的同時,另可比較不同國家的生產模式。


(圖片來自亞洲衛星電視網站)

        「食在好源頭」目前並無官方網站,但由於其叫好又叫座,自2010年開播以來便持續更新,目前已至第四季。偏好電視螢幕的朋友若裝有MOD系統,可關注美食星球頻道與Asian Food Channel的節目表。

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

[電視節目]法國極緻美食Épicerie fine / L'épicerie fine de Guy Martin

   
(圖片出自Guy Martin個人網站 http://www.guy-martin.fr/)

(圖片出自TV5MONDE USA簡介)

        很多人都對法國美食有無限想望,但是對於食材的由來、生產者對食材品質的堅持,卻是所知無幾。"Épicerie fine"(台譯「法國極緻美食」)由米其林星級主廚Guy Martin(台譯紀馬丁)帶領觀眾,在每集節目中實地探索一種食材在其著名產地的生產歷程,並在末尾示範如何以該食材烹調出一道簡單美味的法國菜餚。



        雖然中文片名有「美食」二字,片尾也有烹調教學,其實本節目更適合關心一級產業發展的觀眾欣賞。在台灣,盡可能貼近自然的生產過程,與穩定質高的產品,在刻板印象中似乎不對盤,然而本節目清楚說明了:享用高品質產品,不一定非得在其生產過程中施用大量藥物;永續低汙染的生產過程,也不一定等於強迫消費者以高價購買品質不一的產品。適當且有效的管理,才是真正的關鍵,而要達到適當有效的管理,生產者必須(1)充分了解產品本身與生產環境特性,及(2)願意學習並採納合適的技術。即使片中的生產者並非全部使用有機生產、也有不少人採用了現代化的設備輔助生產過程,仍然能夠讓觀眾感受到其尊重自然的真心與用心,以及對產品──還有傳承產業的自己──的自豪。
        有意觀賞本節目的朋友,如果家中裝設有MOD系統,可以關注EYE TV旅遊台的播放資訊。如否,TV5MONDE的官方網站有公開部分影片(網站右方的"Archives"欄位),可以供法語程度不錯或想練習法語聽力的朋友觀賞。國內也有在網路上販售附中文字幕的全套DVD,搜尋「法國極緻美食」即可。亦有圖書館收藏本節目。

 ※非提不可的題外話,法國非常重視認證制度,在許多產地,只有生產過程與產品品質合乎標準,產品才能掛上產地名號。台灣雖推行認證制度經年,但是近年來,由於接二連三的食安風暴、以及食品認證標章的負面新聞,出現了「認人不認證」的口號。摒除產品外觀與風味不談,即使生產者確實秉持所謂自然農法,也不能保證能夠完全掌控產品的整套生產流程皆安全無虞(例如土壤或水質的污染)。認證制度出現問題,不代表認證一無可取,而是提醒大眾與主事者現行制度須改善的缺失。望將來台灣不論大小農,皆能讓消費者既可「認人」又可「認證」,免除「閉門造車」、「孤芳自賞」的標籤。

相關連結:
L'épicerie fine de Guy Martin官方網站
http://www.tv5monde.com/cms/chaine-francophone/Revoir-nos-emissions/Epicerie-fine/p-17332-lg0-accueil.htm
博客來的分集介紹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dvd/dvdfile.php?item=D020052831

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

[電視節目]Chuck's Day Off

     
     
        卡通「我們這一家」中,有一集的內容大約如是:花爸在看了電視明星作為烹飪節目的嘉賓大展身手後,決定見賢思齊,下廚烹調「男人的咖哩」。Chuck's Day Off雖然不若花爸的咖哩鋪張,但全片透露出的氣息,恰恰就是「男人的料理」啊!!
        節目的中文譯名為「查克的休息日」,在每集節目中,主持人Chuck Hughes會在其經營的餐廳休息的日子,親自下廚款待親友。下廚的過程,即是節目的教學部分。由於主題是朋友間的非正式聚會,教學內容十分多樣化,囊括不同風味的開胃菜、主菜、甜點與飲料。多種新鮮的本地食材、明快俐落又井井有條的烹飪風格,穿插Chuck敘述與本集賓客的情誼,構成了本節目「男人料理」的獨特氛圍。



(圖片來自官方網站)

        與"Bake with Anna Olson"(本站介紹文章點此)相同,本節目亦由Food Network製作,因此可於官網查詢食譜,在加拿大境內的朋友也可線上觀賞完整節目。可惜的是本節目在其他網站上並未釋出影片,所以若有意欣賞,只能留心Food Network、Asian Food Channel (afc)或TLC等頻道何時重播囉~

相關連結:
Chuck's Day Off官方網站(附食譜)
http://www.foodnetwork.ca/shows/chucks-day-off/recipes/
Chuck Hughes個人網站
http://www.chuckhughes.ca/

2015年7月21日 星期二

[電視節目] Bake with Anna Olson

   

         "Bake with Anna Olson"是由北美美食頻道Food Network於2012年出品的烹飪教學節目,教學內容以甜點為主。節目的最大特色是主題式教學,主持人Anna每集都會介紹一種甜點主題,在示範該主題的基本技法後,接著將其應用在三種逐步進階的不同甜點上。例如在「Chocolate Ganache」(甘納許,即甜點用巧克力醬)一集中,節目內容便包括:甘納許、甘納許塔、熔岩巧克力蛋糕、以及歌劇院蛋糕的作法(見下圖)。




(圖片皆來自官方網站)

        本節目內容豐富,節奏明快,不只適合愛好甜點的觀眾大飽眼福,同時節目先教基本功、再示範應用方式的安排,也很適合有意學習西式甜點製作的朋友觀摩。家中裝有MOD的朋友,可以注意Food Network頻道或Asian Food Channel (afc)頻道的重播資訊;如否,可以上網搜尋節目名稱,即可觀賞教學影片(官方網站的教學影片僅限加拿大境內觀看)。
        Food Network的烹飪節目在官方網站上,除了網上完整釋出可在加拿大境內觀看的影片外,同時附有節目中的食譜。不論是在觀賞後饞涎欲滴躍躍欲試,卻不記得製作流程、還是早已習於庖廚,想發掘更多靈感,都可以到Food Network網站挖寶~ :)

相關連結(*~皆有豐富的食譜~*):
Bake with Anna Olson官方網站
http://www.foodnetwork.ca/shows/bake-with-anna-olson/recipes/
Anna Olson個人網站
http://www.annaolson.ca/

2015年7月2日 星期四

夢之大地BBS個版「思」之篇備份

2011. 9. 16

人生有時就像剛洗好的棉被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就算不是自己的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聞到香味還是會覺得很幸福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挺有銀魂動畫標題的味道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不知不覺間越陷越深了哈哈哈

2011. 11. 2

情感如同光譜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連續而漸變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有時,相似得難以辨別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有時,又如此截然不同

2011. 12. 2

恆星就算凋亡了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它的光輝仍能超越時間與空間的距離而存在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這就是所謂偉人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