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9月5日 星期六

2011. 6. 14 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上課日記 - 演化論


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是國立成功大學楊倍昌教授不定期開授的跨領域通識課程,據老師所言,乃由醫學院研究所課程脫胎而來,旨在以生物學為例,訓練學生的科學思辨能力。課程要求之一,為摘錄課堂上的討論或被提出的問題,並撰寫自己的想法,謂之「上課筆記」。我於大一選修這門通識時(99學年度第二學期)正好是首次開設。每回重讀自己當年的上課筆記,看著一行行不成熟但也尚未僵化的思想流動,就覺得頗有意思,特別在此也作個紀錄。日後如有學弟妹需要,歡迎參考,切勿抄襲。


一、課堂上的問題

問題的內容 - 我、同學和老師間的對話或問題

I. 老師在討論「強者如何產生」的問題時,問道:種族、國家、道德是否屬演化論的範疇。

我的思索 - 想法、迷惑、懷疑或答案

I. 我想演化論後來的延伸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達爾文在發表物種原始後,就不再對演化論發表任何意見,才會導致追隨者的自行解讀。種族是否屬於演化論的範疇,某種程度上,是的。例如非洲的人種皮膚黑、頭髮濃密捲曲,是爲了防曬;印歐人種鼻子較高,有助於儲存並加熱所呼吸的空氣。至於社會達爾文主義者所主張的,種族因演化而有優劣之分,我想這有可能扭曲了達爾文的本意。印象中,演化論似乎只說明「較適應」環境的物種方不被淘汰,沒有決定孰優孰劣。不過我沒有讀過物種原始的本文,所以也有可能是我認識不夠。
道德的部份,原本我認為道德會演化,不過再仔細思考過後,我覺得道德雖然會「變化」,但應該不符合演化論。道德不是環境所篩選出的,而是「人擇」的,跟權力有關的。有權者、有影響力者會推行自己所相信的道德觀,讓人們接受;所謂不合時宜而被揚棄的道德觀,也是社會上較具地位者所決定的。

問題的內容 - 我、同學和老師間的對話或問題

II. 後藤新平主張以生物學的方法治台,這種作法道德乎?

我的思索 - 想法、迷惑、懷疑或答案

II. 人類屬於生物,所以將生物學方法納入管理制度似乎也無可厚非。然而,人類的思考模式與其餘物種相去甚遠,以所謂生物學的方式治理,是否貶低了人的自主性?或者將討論範圍縮小,比較容易討論。日本治理原住民的方式,是以蕃制蕃(不曉得靈感是否由物種的天敵而來)。他們利用部落彼此的對立,鼓勵較順從者攻打其餘部落,如此耗費兵力就會減少。在這個例子中,原住民成了日本人的棋子,雖然他們看似是出於自由意志行動,實質上他們是被煽動、被利誘的。也有可能,這些「打手」部落,本來就苦無機會掃蕩對手,正好憑藉著日本人的實力大開殺戒一番,依中國人的傳統思想,那就成了「上下交相賊」,更加不道德。所以就作法而言,以生物學的方法治人,應該是不太道德的。但,當時的總督府與現今稱軍政府其實差不多,軍中另有一套道德規範:兵不厭詐、一切以國家利益為優先,或許這種作法,正符合他們的道德觀也說不定。所以道德與否,有時還是會因立場而異,難以絕對地決定的。

二、描述本週課程中最值得紀錄的事件?我對該事件的想法如何?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?

        這兩週的上課內容都是以演化論為基準出發,再進行相關討論。在這過程中,我不斷回想高中時所學的內容(因為畢業考的範圍就是演化論與靈長類的演化),試圖與上課內容相對照。我忽然覺得,達爾文與孟德爾都是幸運的。孟德爾的豌豆實驗,從數據看來,他所選擇觀察的性狀似乎都不曾發生基因聯鎖或互換的情形。如果任何孟德爾觀察的性狀發生聯鎖或互換,他可能就不能歸納出分離律和自由分配律了。而加拉巴哥群島若是發生了瓶頸效應,可能也會妨礙演化論的誕生,因為瓶頸效應純粹是機率問題,和天擇、變化等等無關。巧合無關乎邏輯,但是若不知巧合的存在,而將之納入推理的過程中,可能就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。偏偏什麼是事件的因果、什麼是巧合,往往又難以辨認。所以我想,科學家在一個理論成形後,即使原來的實驗已經考慮得面面俱到、無微不至了,還是要再用其他的模型檢驗之,才能避免理論的錯誤。

作業:以演化論的角度分析流行歌曲的演變
    從演化論的角度看來,物種會產生變異,而天擇機制會篩選這些變異。久而久之,累積下來的變異可能就足以構成一個新的物種。流行音樂做為一個商業化活動,須經市場淘汰機制,是否也符合演化論呢?茲以不同層面分析:
1. 一戰之後,科技快速發展,傳播媒體的效率大大提升,奠定了音樂得以「流行」的礎石。同時,由於美國在國際上居於領導地位,因此美國的流行便成為世界的流行。其後,多元文化的觀念逐漸普及,流行音樂也隨之在地化,成為揉合多種風格的產物。純粹模仿的作品被淘汰。
2. 流行音樂發展時,世界各地的局勢也逐漸穩定,青少年成為流行音樂的主要消費群,戀愛題材因而大受歡迎,其餘主題的空間被壓縮。
3. 科技的發展,使流行音樂合成音效的成分大幅增加,且爲了節省成本,爵士樂時代的大型樂團伴奏已不復見。
4. 特別舉例:校園民歌
校園民歌主要是因反抗美國的強勢文化輸入而起,曾經因清新樂風流行一時。但因主題多文藝氣息,曲高和寡,最後被市場淘汰。
5. 物種變異或因隨機→新的風格可能由個別創作者發明
物種變異或因環境引起→新風格可能是爲迎合時代潮流而產生,也可能是時代潮流自然影響了創作者
天擇→市場機制(前四點已有說明)
漸進→新的音樂風格不會馬上居於主導地位,而是漸漸取代先前的流行
共同祖先→現在的流行音樂最早可上溯至美國的爵士樂,爵士樂又可追溯至下層階級的歌謠



作為分隔之蝴蝶圖樣來自開放美工圖庫Openclipart,點此下載原圖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