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9月5日 星期六

2011. 4. 19 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上課日記 - 認知的風格


「科學的邏輯──以生物學為例」是國立成功大學楊倍昌教授不定期開授的跨領域通識課程,據老師所言,乃由醫學院研究所課程脫胎而來,旨在以生物學為例,訓練學生的科學思辨能力。課程要求之一,為摘錄課堂上的討論或被提出的問題,並撰寫自己的想法,謂之「上課日記」。我於大一選修這門通識時(99學年度第二學期)正好是首次開設。每回重讀自己當年的上課日記,看著一行行不成熟但也尚未僵化的思想流動,就覺得頗有意思,特別在此也作個紀錄。日後如有學弟妹需要,歡迎參考,切勿抄襲。


一、課堂上的問題

問題的內容 - 我、同學和老師間的對話或問題

I. 上課時,老師提到有時技術官僚就專業角度說出實情,會因為與非相同領域者的認知風格不同,引起爭議及誤解。

我的思索 - 想法、迷惑、懷疑或答案

I. 高中時,只要聽到:「記者是社會組的。」就知道記者又因認知錯誤鬧笑話了。比如刺青顏料含有容易引起過敏的對苯二胺,記者竟然下標題:刺青顏料含有毒重金屬!另外我還聽說一則網路流言,說免洗筷經由二氧化硫漂白後,截面竟腐蝕出一個個可怕的小洞!明明是維管束嘛,我暗自發笑。由此可知,認知風格的差異部分根源於背景知識的局限。認知差異引起的誤解,不僅澄清耗時甚久又常徒勞無功,錯誤的訊息傳遞更有可能害人鑄下大錯。所以時下提倡跨領域學習實屬必要──不必深切鑽研,只要了解各領域中的常識,就可以大大減少不同領域間的認知差異了。

問題的內容 - 我、同學和老師間的對話或問題

II. 生物學家看竹子,是單子葉禾本科竹亞科的植物;中國哲學家看竹子,以為竹者虛心有節,良為我師。老師發問:如果是你,會怎麼看竹子?

我的思索 - 想法、迷惑、懷疑或答案

II. 對我來說,竹子可以生產美味的竹筍、作為生活用具及竹炭的材料,而且生長迅速,幾乎可保源源不絕,又是許多山林的原生種,是一種非常好的作物。竹子不論幹莖還是枝葉都很修長,看起來也別具獨特美感。

問題的內容 - 我、同學和老師間的對話或問題

III. DNA雙股螺旋模型的共同建構者Click曾說:「你的喜悅、悲傷、記憶和抱負,你的自覺和自由意志,實際上只不過是一群神經細胞及相關分子的集體行為。」點出生物學的唯物機械論,把生物的心智性簡化成了天生的、固定的能力。但是這種論點具有一種危險:它把努力及選擇的權力封閉了、貶值了。

我的思索 - 想法、迷惑、懷疑或答案

III. 乍看之下,克立克說的好像沒錯,畢竟許多人都有所耳聞那個鋼條穿腦大難不死、日後卻性情大變的工人故事。可是仔細想想,唯物機械論只解釋了「先天」對生物的影響,卻沒有解釋「後天」對生物的影響,而大家都知道後天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絕不亞於先天條件。如果我們的行為(不論心智或外在)受神經系統所控制,而我們也知道部分行為與某些特定環境有絕對關係存在,那表示神經系統在控制我們的行為以前,已經先接受過外在環境的刺激決定之後的命令機制了。如此便衍生其他問題:為什麼某種環境,會讓神經系統決定以特定的化學反應決定生物的行為呢?神經系統的「決策」機制又是什麼?而美國一所行為研究中心,研究成果說服他們假設部分行為源於遺傳*,為什麼基因要「命令」神經系統傳達一些特殊信息呢?只要使用小孩子慣用的層層逼近模式,就會發現唯物機械論實在有太多無法解答的問題了。然而,科學理論本來就是一再修改甚至被推翻重建的,或許將來會有一個更完善的理論出現,解釋更多生物學上的問題。
*該中心專門研究從小就被迫分離的同卵雙胞胎,發現即使他們分離數十年後才相見,也就是處於不同的生長環境之中,仍然會具有相近的習慣。

問題的內容 - 我、同學和老師間的對話或問題

IV. 爲什麼要測IQ?IQ高等於聰明嗎?

我的思索 - 想法、迷惑、懷疑或答案

IV. 就現在的IQ測量模式看來,測量IQ的目的應該是為了了解一個人的語文、數學、空間的理解與推理能力。測量IQ沒什麼不好,起碼它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表示一個人的相關能力,為是否加強較弱能力或發展較強能力提供參考。IQ高表示總體上,這個人適合學術發展;IQ低則反之。但是以IQ高低來衡量一個人聰明與否,我就不認同了。就像之前朱經武和龍應台的對談所顯示的,他們在自己所屬領域是大師,在完全不同的領域就只剩下國中小程度了。兩位的知識範疇同屬學術領域尚且如此,學術與非學術領域難道就不是這樣嗎?高斯是神童,莫札特也是神童,不是嗎?分析intellect的字構,intel-指「在...之中」,-lect有「挑選」的意思,合起來表示「鑑別選擇的能力」;至於「聰明」,「聰」是聽力靈敏,「明」是視力清楚。這表示智力原本的意思其實不像現在一般所認知的狹隘,只是人已經習慣以學術的主流作為衡量標準,久而久之就演變成現況了。

二、描述本週課程中最值得紀錄的事件?我對該事件的想法如何?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?

        當老師提到生物學的唯物機械論點時,我才突然發現:自己在認為每個生命個體都具有individuality的同時,也常常用唯物機械論看待生物。而這兩種想法在某種程度上是完全相反的!這令我感到驚訝。沒想到自己居然同時抱持著如此矛盾的立場多年而不自知。大概是因為兩者皆以知識的形式進入我的思想,而我又在不知不覺中,只各採納了兩者的一部分,所以它們才能在我的思想中和平相處。不過也沒必要讓兩種思想分出高下,因為還會有新的知識出現的。

※補充作業:
試以康德的三大問題模式提出問題:
I.我能知道什麼?Was kann ich wissen?
II.我該做什麼?Was soll ich tun?
III.我該期待什麼?Was darf ich hoffen? 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I.外星人來地球作什麼?
II.人類應該嘗試跟外星人溝通嗎?
III.我們能因為外星人更了解宇宙的奧秘嗎?

I.人類的語言系統是如何發展建構的?
II.如何恰當紀錄一個無文字系統的語言系統?
III.不同民族的語言系統發展歷程皆一致嗎?

I.除了人骨及蜂窩外,自然界還有哪些結構適合應用到建築上?
II.怎麼把存在於自然界的結構轉換成適於建造、使用的結構?

III.應用存在於自然界的結構至建築上有哪些好處?


作為分隔之蝴蝶圖樣來自開放美工圖庫Openclipart,點此下載原圖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